繼煤炭資源大整合之后,山西的另一支柱產業焦化也在2011年迎來*強整合潮。
山西省副省長任潤厚26日在全省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表示,2011年,山西省政府重點推進焦化企業整合重組,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和各焦化企業要把推進焦化企業整合重組作為今年及今后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
記者在今天會議下發給山西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各企業的《山西省焦化行業兼并重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中看到:通過兼并重組到2011年底獨立焦化企業保留150戶左右,其中,兼并重組主體60戶左右。到2015年底獨立焦化企業保留60戶左右(已通過行業準入的熱回收焦爐企業和城市氣源、熱源企業除外)。
任潤厚強調,“要像抓煤炭資源整合、煤礦兼并重組那樣,采取強有力的政策措施,抓好焦化企業整合重組。”
多年以來,山西焦炭產量分別占中國產量的40%和全球焦炭產量的18%,其中出口量占中國焦炭出口總量80%和全球焦炭市場交易量48%。
但焦炭大省山西并非是焦炭強省。據了解,山西多年來只注重“焦”而忽略了“化”,既造成資源浪費和經濟損失,又帶來環境污染,而山西的焦化企業近年多數都日夜苦苦掙扎在虧損的邊緣。
據任潤厚介紹,焦化作為山西省支柱產業,長期粗放發展累積的矛盾和問題十分突出,產能大但開工率低,2009年不足50%,2010年雖有增長,但也僅達到52%。
與此同時,山西焦化產業布局分散,全省227戶焦化企業分布在60余個縣區內;產業集中度低,戶均產能不到70萬噸;產業技術水平低,炭化室高度4.3米及以下的焦爐占總產能的75.28%;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不高,焦爐煤氣多數用來制造化肥和發電等初級加工上,化產精深加工尚未形成規模。
上述種種現狀,使山西焦化企業整合重組已成各方共識,不僅是扭轉焦化企業多而不強困局的必然選擇,又是促進焦化行業轉型跨越發展的重要抓手。
山西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表示,焦化企業通過產能置換、兼并重組上馬一批**焦化行業先進水平的大型焦化項目,逐年建設500萬噸、1000萬噸的特大型企業。在此基礎上通過政策、市場等措施逐步兼并剩余企業,實現產業集聚。同時,通過煤炭、鋼鐵、化工、機械等上下游相關企業與焦化企業進行聯合重組,提升焦企抗風險能力。